整體櫥柜逐步成為櫥柜消費的主要方式,行業規模穩步增長、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自20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以來整體櫥柜憑借時尚美觀和其他組件的合理搭配逐步成為櫥柜消費的主要模式,2016年整體櫥柜的行業規模達到909億元,其中省會和直轄市等一線城市是消費主力,消費占比接近40%,從滲透率上看2015年整體櫥柜已經超過30%。從競爭格局看,整體櫥柜市場比較分散、有超過1000家櫥柜品牌、區域性品牌為主,2015年櫥柜業務收入規模超過10億元的公司僅有歐派家居、科寶博洛尼和志邦廚柜,CR6在20%左右。
品類交叉逐步推進,龍頭企業規模效應逐漸顯現。隨著整體家居等消費模式的興起,櫥柜行業的競爭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櫥柜產品的提供者,包括索菲亞等定制衣柜品牌以及老板電器等廚電品牌也逐漸切入整體櫥柜領域,同時櫥柜龍頭也利用自身的品牌和渠道優勢向衣柜等品類拓展。龍頭企業逐漸完成了全國性的渠道布局,渠道向三四線城市的推進也在穩步進行;同時龍頭企業的規模效應正逐步顯現,單店銷售額、毛利率、凈利率均穩步提升。
美國櫥柜行業已步入相對成熟階段,品牌的市場集中度較高。美國櫥柜行業歷經多年發展,已步入成熟階段,行業規模保持相對平穩增長。截至2016年,行業的銷售額約為68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4.3%。從市場集中度來看,截至2014年,MasterBrand
Cabinets等前五大櫥柜企業的CR5已達到48.9%。我們從龍頭企業的成功經驗來看,產品品類擴張、發力渠道布局以及提升自身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能力是核心要素,這將為中國櫥柜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借鑒與參考意義。
國內定制櫥柜行業穩步成長
整體櫥柜逐步成為櫥柜消費的主要方式,行業規模穩步增長、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自20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以來整體櫥柜憑借時尚美觀和其他組件的合理搭配逐步成為櫥柜消費的主要模式,2016年整體櫥柜的行業規模達到909億元,其中省會和直轄市等一線城市是消費主力,消費占比接近40%,從滲透率上看2015年整體櫥柜已經超過30%。從競爭格局看,整體櫥柜市場比較分散、有超過1000家櫥柜品牌、區域性品牌為主,2015年櫥柜業務收入規模超過10億元的公司僅有歐派家居、科寶博洛尼和志邦廚柜,CR6在20%左右。
1 整體櫥柜行業空間廣闊,規模已達千億
家具行業穩步增長,定制領域成為新藍海。近年來我國家具制造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截至2016年我國家具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559.5億元。2012年~2016年,我國家具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值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9.8%,與2000~2012年的26.4%年均復合增長率相比有明顯下降,家具行業增速放緩。在消費升級、消費者變遷等驅動因素下,定制家具領域正在高速增長,成為家具行業中的新藍海。
整體櫥柜市場近年來快速發展,滲透率穩步增長。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傳入中國以來,整體櫥柜行業快速增長,逐漸成為消費者首選的櫥柜消費模式。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到2016年我國整體櫥柜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909億元;從滲透率上看,2005年我國使用整體櫥柜產品家庭比例僅有6.8%,到2015年這一比例已升至31.7%,略低于歐美發達國家35%的平均水平。新浪家居2011年發布的調查結果表明,約有29%的城市居民家庭表示將在今后3年至5年內購買安裝整體櫥柜家具;未來5年我國整體廚房的需求總量或意向購買量約為2900萬套,平均每年580萬套,預計2017年國內整體櫥柜市場將達到千億規模。
整體櫥柜使廚房建設由功能型、配套型向生活舒適藝術型發展。整體櫥柜起源于歐美,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傳入我國。隨著改革開放深入以及市場經濟和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整體櫥柜在我國逐漸形成了龐大的產業市場,并成為我國的朝陽行業之一。作為現代家居的一個重要因素,整體櫥柜滿足了人們追求時尚、愜意廚房生活的要求,使得廚房已演變成一種情感空間以及與人們居家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文化。
整體櫥柜組件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大類,是家居中唯一涉及五種品類的產品。整體櫥柜是將灶具、櫥柜、冷藏、冷凍、洗滌等廚房各大功能組合起來形成的櫥柜組合。與普通櫥柜相比,整體櫥柜更強調整體的配置、協調、設計和施工。與整體衣柜相比,整體櫥柜在生產階段涉及的產品更多,例如五金制品、排水系統及臺面等,對公司供應鏈管理能力要求更高,龍頭企業規模化生產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庫存,提高效率,縮短生產與交貨周期,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與定制衣柜相比,整體櫥柜在我國起步更早,其對于環境的適應性以及功能要求更高。定制衣柜在國內的發展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初,推拉門的引入帶動柜體搭配需求的提升,家具行業也由此逐步進入定制時代。整體櫥柜的設計要求充分考慮人體工程學及消費者對廚房交流功能的新興需求,根據每個家庭的廚房架構、面積、家庭成員等因素,將櫥柜、操作臺、廚房電器等有機結合在一起。
目前整體櫥柜產品已經被消費者廣泛接受。根據鳳凰家居網2012年公布的整體櫥柜消費市場調研數據,在購置櫥柜的方式方面,約有69%的消費者選擇購買整體櫥柜,13%左右的消費者選擇購買成品櫥柜,11%左右的消費者選擇自行聘請木工上門打造,另有7%左右的消費者選擇已安裝整體櫥柜的精裝住宅。整體櫥柜憑借其在設計、品質、功能上的優勢將進一步加大在櫥柜市場的滲透率,同時創造新增消費需求。
省會及直轄市仍是櫥柜消費主力,中低端產品需求高,質量是消費者選擇櫥柜產品的最主要標準。2016年,受經濟收入水平與生活理念影響,省會及直轄市消費者仍然是櫥柜消費主力,占比39%;地級市及縣級市櫥柜消費者分別占比33%和21%,一方面,地級市和縣級市發展速度加快,消費者經濟水平和櫥柜消費意識在不斷增強,另一方面,櫥柜企業渠道下沉,在地級市及縣級市的市場爭奪加劇。消費者購買整體櫥柜(不含廚電)預算金額以7000元-15000元區間占比最多,達到41%,15000-30000元之間的位列第二,占比26%。消費者購買櫥柜仍然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僅有9%的人會考慮高端櫥柜(30000元以上)。
2 櫥柜行業企業眾多,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
櫥柜行業品牌眾多,三四級的區域性品牌占主導。整體櫥柜行業正處于快速成長期,市場化程度較高,競爭較為激烈。截至2016年的數據,櫥柜行業約有1068個品牌,其中三四級的區域性品牌占比超過76%。中華櫥柜網依據品牌實力、渠道布局、市場占有率、用戶知名度及行業活躍度等多個維度將其劃分為一、二、三、四級櫥柜品牌。其中,一級、二級品牌分別占比7.3%,16.5%,整個櫥柜行業競爭的集中在三四級品牌之間,優質品牌搶占市場份額的正處于關鍵時期。
龍頭企業規模優勢明顯,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經過多年發展整體櫥柜行業已經形成了一批龍頭行業,2015年櫥柜業務收入規模超過10億元的公司有歐派家居、科寶博洛尼和志邦廚柜,市場上前六大櫥柜品牌的總收入規模接近80億,考慮經銷商提貨價格為終端價的50%左右,則前六大終端銷售規模約為160億,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2015年的櫥柜行業空間745億元,則CR6約為20%,由此估算櫥柜行業CR10約為25%左右。未來隨著行業成熟度不斷提高,全國性品牌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
從價格定位上看,我國整體櫥柜企業可分為境外高端品牌、境內大規模品牌和境內小規模品牌,三類品牌價格由高至低,分別定位高端、中端、低端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