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主動發起和跟進
之前講項目計劃的時候也提到,很多設計師都只關心自己這一塊的工作,而沒有去Push大家的習慣,比如圖已經做好了一封郵件丟出去就不管了,反正等結果就好了。但是實際上我就遇到過很多坑,比如丟出去圖產品經理沒有反饋,等到好幾天后又突然反饋說不行再改改,但是離完結時間也沒多久了。或者又一次其他人選了一個站在設計角度不是最優的方案,我當時也因為懶也就沒有再去爭了,但是最后被老大看到還是痛批了一頓老老實實改。
所以說到底設計師根本是為了自己的設計結果和效果負責的,而不僅僅為了完成當下的任務,設計師還得自己去發起和跟進自己的設計。
1)主動發起設計評審:完成了方案就及時的找相關的人討論,而且要發起會議,不是簡單地丟一封郵件給對應的產品經理,這些人可能包括領導,開發,測試等。
為什么要這樣呢?因為點對點的溝通沒有面對面的溝通效率來的高,大家可以集中把意見都提出來,省下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麻煩。
2)增加大家的參與感:就是在正式的評審環節前,讓各自利益相關的人看一看,聽聽他們的想法和建議。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開發如果覺得這個設計方案不好實現,往往不會說開發難實現,而是會說這個設計不好看或者體驗差。這因為在公開場合示弱往往是很不好意思的事情,所以提前去了解一下大家的想法和建議,這樣才可以平衡各方的利益,免得被一次拍死。而且如果你私下采納過大家的想法,對于其他人就有種“自己也參與了這個設計,這也是我的方案” 的感覺,是可以潛在的獲得更多支持的。
3)跟進開發實現的效果:很多人會把跟進實現的工作丟給產品經理或者項目經理,但是其實他們是不懂設計的,也沒有像素眼,很多細節點理解不到位。所以設計師自己去盯去看還是很重要的,用戶在用的不爽的時候只會罵設計師,才不會記得你的設計稿呢。另外在獵豹招聘設計師的時候,能有實現的產品我們都只看實現的效果,如果對方說是實現不好,我們都會反問“那為什么你沒有把控好實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