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和巖板是現在裝修中常用的兩種裝修材料,現在很多人對于裝修中各方面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在材料的選擇上更是不懂,今天裝修網就來跟大家講講大板和巖板的區別以及大芯板和復合板的區別。
大板 VS 巖板
大板在前幾年被炒得很火,因為渾然天成的“無縫感”以及應用自由的特點廣受追捧,甚至打破了歐洲人對大規格瓷磚的偏見。近期,新型材料——巖板又成為了裝修熱詞。
其實,大板與巖板都有著各自的優勢。大板具有3個顯著優點:“薄”、“無縫”以及“耐用”。就像都是沙發,功能一樣,當然是更舒服、更結實的好。
1. 大板更適應用在墻地面,巖板更適應用于臺面
單從可塑性上講,大板、巖板的各自擅長點確實有各有差別。巖板聽名字就知道更趨近于石頭(主要原材料為天然礦物巖石及高嶺土),英文叫做“SINTERED
STONE”,譯為“燒結密質石材”。
相比大板,巖板對釉的使用僅有透明釉,所以無論怎么拋光/切割,其表面與坯底仍然是一樣的。因此可用于任意弧度以及造型的定制,比如廚房臺面、洗手臺、收納柜、餐桌等室內家具元素等。而大板實際意義上就是升級的薄板瓷磚,主要在于“鋪貼”功能。
可能有人會問,巖板也可以用于墻地面,為什么這里更推薦大板呢?主要原因就是三個字“沒必要”!畢竟基本沒人會在家里舞槍弄劍,高品質大板足以承擔居家生活中的各種損耗。
2. 大板更輕松,巖板更“費勁“
巖板多以深加工為主,需要切割、開孔、挖邊、倒角、收口、拼接等,技術含量高,需要一系列專業的設備,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破損浪費,直接導致了“時間成本高”、“工藝成本高”、“損耗高”。相比之下,大板就簡單多了,通過專業的應用培訓和鋪貼工具即可實現簡單加工,省時省力又省心。
3. 價格比對:大板更劃算
品質較好的瓷磚和巖板都不便宜,對于長久居住的家,裝修可不是個馬虎事兒,對于這類難更換的產品,建議預算上還是不要過于克扣。
注:巖板涉及到復雜的加工,對工人的要求也較高,所以人工費、加工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再加上材料損耗也較大,所以標價相同的巖板和大板,大板可是要劃算得多。
總而言之,巖板屬于新興事物,還在趨于成熟中,很多問題還有待考量,而大板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體系,更可靠,更適合居家使用。
大芯板 VS 復合板
大芯板一般指細木工板,細木工板是指在膠合板生產基礎上,以木板條拼接或空心板作芯板,兩面覆蓋兩層或多層膠合板,經膠壓制成的一種特殊膠合板。
如果不加上下兩層板子,直接進行熱壓、刨光處理,那就成了“指接板”。指接板比大芯板多了一道“開榫”的工序,少了上下兩層板,用的膠也少了很多。
復合板則是個統稱,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板材復合在一起的板材,根據復合在一起的材料的不同,有木材復合板、彩鋼復合板、金屬復合板、不銹鋼復合板等。常說的木材復合板是以刨花或纖維材料為板芯,兩面膠貼單板的一種人造板。
1. 內部材料:大芯板是“板”,木材復合板是“刨花”
2. 性能特點:大芯板怕潮濕,復合板抗潮濕能力強
大芯板豎向抗彎壓強度差,但橫向抗彎壓強度較高,握螺釘力好。比實木板材穩定性強,但怕潮濕,應注意避免用在廚衛。主要用來做家具、門和門套、窗簾盒和吊頂造型等。
木材復合板重量輕、抗壓、耐高溫、抗潮濕能力強,不易因濕度變化導致開裂變形,不需額外保養。
3. 施工加工:復合板更易于制作較大幅面的板材
大芯板由于內部為實木條,所以對加工設備的要求不高,方便現場施工。復合板由于不受原材料尺寸的影響,所以可以制作較大幅面的板材,生產成本低。
注:由于生產過程都需要用到膠,所以一定要購買正規廠家的E1級產品。
以上便是裝修網講解的關于大板、巖板、大芯板、復合板的相關知識了,希望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