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中國定制家居行業年會上,專業人士對部分代表性品牌的領導人進行了采訪,了解到這些品牌在全屋定制浪潮中,沉淀出來的獨特觀點。誰是對手?如何對決?隨裝一網來了解一下。
誰是對手?
去年以來,定制家居“藍海說”吸引了大量相關企業扎進這片領域,其中不乏行業大腕。對此德維爾營銷副總經理翁振暉最大的感受是房地產的進入。碧桂園、恒大這些企業跟定制行業的品牌進行合作,推出自己的定制品牌。對德維爾這樣的從櫥柜延伸開來的原生定制品牌來說,是有比較大的影響的。房地產在入口就把客戶的流量給截掉了。這一年,雖然外在的家電行業,內部的瓷磚、木地板行業的跨界對其也有影響,但是遠遠沒有房地產巨頭跨界帶給行業的影響大。
更多的企業則認為,競爭是無處不在的。不論是原生定制家居企業,還是行業外跨界而來的,面對定制家居這樣一個大融合的行業時,都各有優勢。未來存在著兩種可能性:一種可能是如同滴滴對出租車行業的顛覆,行業外的企業也可能顛覆定制家居行業。但另一種可能是,行業內企業從客戶角度出發,主動進行一些變革。
“競爭對手其實并非單一個體,而是經營模式和理念。”無論是單品類還是全屋定制,其核心是產品,以及產品的交付。因此,怎樣順暢、高效率、高品質地實現訂單的按時、保質、保量交付,讓客戶滿意,考驗的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能力,這才是最大的對手。
如何對決?
跨界融合時時在發生,爭奪市場的壓力無處不在。面對這一新興的領域,在競爭中積極求生存求發展的企業,如何來保持一個難以撼動的站姿?跨界大潮下,企業最應該關注的是什么?
關鍵詞一:產品
多數企業認為,競爭力的核心仍然是產品,做高性價比,有品質的,受市場和消費者歡迎的產品,是競爭力的基礎。企業能否做出跨界經營的決策,也是要看是否能做出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同等重要的是,逐步推進信息化建設,保證產品的按時、保質、保量交付。
關鍵詞二:差異化
在與其他行業跨界而來的企業競爭時,最關鍵的是保持自己的差異化。因為無論從板式到實木,到新材料的運用,以及終端消費者,有不同的需求。滿足終端客戶的需求,從消費習慣到消費需要的服務,應該更多站在消費者角度去考慮。
關鍵詞三:資源配置
裝修需要的是一站式服務到位,因此是市場的需求促使各種資源、要素進行優化配置,誰能將優化配置做好,誰的競爭力就大。因此,近幾年來,在櫥柜、衣柜、門窗上的品類延伸,以及相互之間的資源整合。
關鍵詞四:優勢合作
業內預測家居建材行業有四萬億的市場需求,而業內做得好的“大哥”也是剛好破百億的產值。如何在這片市場占據先機?
當然無論大環境如何變化,在家居企業的發展因子中始終核心的仍然是產品和服務。皮阿諾董事長兼總裁馬禮斌認為,品牌集中的馬太效應是每個行業的規律,定制家居行業也會遵守規律,但無論市場如何變化,第一聚焦產品,第二加大品牌投入,第三做好產品和服務。因為,只有產品做好了消費者才會歡迎,滿足消費者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作為當前家居建材最大的風口,定制家居吸引了更多資源在集中,同時也聚集了更多壓力。站在行業的角度看,資源的集中與優化配置,對于未來的發展是極大的助力。與埋頭競爭相比,行業更需要每個企業的開放之姿,積極擁抱。正如卡諾亞定制家居副總經理賴永精所言:“這個行業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去把它激活,讓全國的消費者能夠更深入認識定制家居行業。”的確,每個行業發展到一定的時期,都應該形成良性競爭,規范和指導行業和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來源:中華整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