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展開線上線下全渠道的競爭
“未來3到5年內,家居業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競爭時代。不論你愿意不愿意,都會被卷入這場新零售帶來的變革。”對于家居新零售的未來,某控股集團商業事業部助理總經理陸其風在本次家居論壇上表示。
他認為,未來純粹的電商將沒有出路,生產和物流都將高度智能化,給消費者提供的將是一個涵蓋產品和服務的社會化平臺,家居業將展開線上線下多維度、全方位、全渠道的競爭,而這也將促進傳統行業快速升級。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3年將真正是家居行業大洗牌的時期。一方面,傳統家居賣場的市場份額將越來越少,定制企業、整裝公司和房地產開發商作為三大主流渠正在悄無聲息地搶食,但目前家居賣場還在不停地圈地,擴張!
另外,新零售模式將對原有家居業態帶來更大的沖擊。范學友認為,未來最大的競爭力在于“抓客能力”!家居賣場的突破口在于跟各大平臺“抱團”,借助平臺的抓客能力,引流到家居賣場。
家居賣場的未來將是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的年代,線下更強調服務、場景、體驗,而線上平臺更注重引流,“目前很多賣場都很糾結,到底該如何深度融合?”這也許道出了眾多家居賣場面對新零售的困惑與迷茫。
業界人士表示,無論你用怎樣的方式打開“新零售”,家居業的本質都是要回歸用戶需求。正如紅星美凱龍董事長兼CEO車建新在近日宣布:“從今以后,紅星美凱龍不再有線上團隊線下團隊之分,集團2萬多名員工都是互聯網員工。”
當日,紅星美凱龍發布公告,企業新零售模式升級。車建新要求全體管理人員走上一線,直接和消費者溝通,了解用戶需求,體察用戶痛點,以更好地提供服務。這也意味著,紅星美凱龍的互聯網團隊,將從原先的400人變成2萬人。
2、催生專業安裝與售后服務行業
長期以來,國內很多家居企業尤其是衛浴、地板等建材品牌,都采用“經銷商模式”,即企業對接經銷商,經銷商再面向終端消費者,經銷商擁有定價權,且負責安裝售后服務。
因此,國內市場模式普遍缺乏透明化,導致消費者在選購時,在品質、價格、測量、安裝、售后方面得不到應有的購買體驗和保障服務,或多或少存在消費者需求未被滿足的情況。面對行業痛點,家居賣場或建材廠家都在發力新零售,諸如不少地板、衛浴品牌都展開線上線下全渠道布局。
但問題來了,對于地板、衛浴這類非常注重安裝的行業來說,并非將貨配送到家就完事了,后面還有一系列的安裝與售后服務要做。對地板企業來說,是借助當地的經銷商還是廠家派安裝隊伍上門?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經銷商來說,廠家開通線上渠道,便是直接打通了廠家與消費者的通道,損害了自身的利益,所以很多經銷商相當抵制廠家的線上銷售,還如何積極地去幫廠家提供售后服務?
業界人士認為,地板行業組建龐大的安裝與售后服務體系,需要廠家有強大的配送與安裝隊伍,并非每個廠家都具備這樣的實力,為了給消費者帶來更便捷的服務體驗,在新零售時代,或會讓第三方專業安裝與售后服務公司紛紛浮現水面,正如淘寶等電商平臺助推了快遞、物流業的發展,是一個道理。
那么經銷商的出路在哪里?有地板經銷商跟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新零售模式的到來,經銷商的生意將越來越不好做,不排除經銷商將轉型為線下服務商的可能,為品牌做好線下體驗、服務與售后。“與其抵制,不如合作。”該經銷商在說到新零售時這樣表示。
3、家居與各行業融合,行業邊界模糊
業內人士預測,在新零售時代,家居將跟藝術、餐飲、酒店、美容等行業相互滲透,融合,傳統的行業邊界將越來越模糊。
其實,近年來這種邊界模糊的風潮已初見端倪。譬如,你去珠江新城的雜咖吃飯或喝下午茶,你會發現,這里的每一張桌椅或每一個鏡框都是明碼標價的,看中了就可以買走;而你在吉盛偉邦逛家具的時候,會發現某個家具品牌店賣起了咖啡或茶,而且味道還不錯,這便是家居與餐飲的邊界模糊。而在新零售時代,這種跨界的風潮將會更加明顯。
據悉,國美與家裝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不僅在客戶引流、數據共享、供應鏈嫁接等方面實現合作,更要在一體化家居方案提供、新場景打造甚至新業態研發上進行深度合作,加速推動國美實現由“電器零售商”轉變為以“家”為主導的方案服務商和提供商。
既然家電行業都能跨界玩家居新零售,那么,餐飲、時尚、美容、酒店等等各行各業跟家居的滲透也將不足為奇。業界人士預測,未來去住星級酒店,睡了一覺醒來,覺得床墊或枕頭特別舒服,想買一張同樣的床墊回家,直接找酒店下單,這在未來也成為可能。
來源:中華建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