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是一場費時費力費錢的“戰爭”,而這場“戰爭”卻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歷的事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開始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更多人選擇采用裝修的方式來改善當前的居住環境。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家裝總產值為1.51萬億元,此前7年年平均復合增速約為7%,增長勢頭迅猛。據行業專家預測,2017年行業總產值將超過4萬億元。在這塊價值4萬億的大蛋糕中,人人都想從中分一杯羹。隨著近年來的行業發展,全國擁有超過17萬家裝修公司,其中以小企業居多,行業離散程度過高,存在惡意競爭的局面,較低的市場準入門檻使大批無資質的企業和個人承攬業務,雖然家裝行業已遠離了木工加泥水匠的原始業態,但目前“游擊隊”式的裝修占整個裝修總量的65%左右。如此魚目混珠的裝修市場,隨之而來的是 “三低一高”現象:低信任、低質量、低服務、高風險。
這種現象的產生是目前裝修行業缺少統一的價格對照標準,公司之間為了爭奪客戶,常常是以低價為誘餌吸引客戶,而后在裝修過程中增加無數增項,使得客戶不得不追加費用,此舉猶如欺騙一般,導致信任關系在裝修公司與客戶之間輕如鴻毛。再者裝修建材琳瑯滿目,質量參差不齊,在建材使用過程中,客戶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很難察覺其中的貓膩,產品質量問題尤為突出。同時家裝行業也缺少相應的行業規范,服務水平不一,技術水平不一、惡意拖延工期的現象普遍存在。除了浸淫行業多年的資深業內人士,普通人很難能對裝修過程中的細節嚴格把控,一切只能聽從施工方的一面之詞。低質量、無規范的服務,使客戶花費大量精力也無法達到預期的裝修效果。如此多的問題并不是目前現狀的全部,除了信任、質量、服務的問題之外,還有環保、售后等問題需要面對,可以說是苦難重重。
裝修之難不止行業現狀混亂那么簡單,作為消費者的痛點又在哪里?
根據有關調研數據機構分析,消費者在裝修過程中的痛點普遍問題在以下幾點:費用方面無法估算,對自我的需求不清楚,雖然在裝修前會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但在實際應用中,依舊會盲目修改,導致預算超支。再者消費者對裝修公司的不信任,一定要親歷親為、全程監工,這反而是占用了過多無用的時間,浪費時間與精力。最后極力追求個性化而產生分歧。就目前來看,行業現狀和用戶的痛點導致裝修成為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面對這兩方面原因,如何才能省事省力省錢的完成裝修?首先需要選擇一家適合的家裝品牌,而其需要具備強有力的品牌實力、擁有打破行業現狀的能力,同時可以直擊客戶痛點,解決裝修過程中的麻煩,背靠萬科和鏈家兩家大集團的萬鏈成為用戶首選。
萬鏈專注于精工品質,回歸質量和服務本源,極力改善當前低品質、低質量、低服務的行業現狀,同時提出了精工體系、認證工匠、設計管家、品控師等理念,建立了七防工法、四十項工藝、預驗收交房等標準流程,用品質、效率、服務三大核心競爭力重構了傳統家裝行業。同時萬科與鏈家聯合的品牌效應,為這家裝飾公司打上專業、信任的標簽。
萬鏈將裝修過程產品化,打造了新品“inno home”,同時以透明的價格,避免用戶出現對報價不信任、預算超支的情況;推出品控師、設計管家、工匠培訓三位一體,確保萬科鏈家裝飾產品質量及實際呈現效果。即便客戶不在裝修現場,也能保證現場按照精工標準、匠心工法去嚴格執行,避免工長、代班、監理相互之間相互推諉而影響工期進度和偷工減料的行為,達到省時省力的效果;同時符合審美的裝修風格,選擇簡單,避免分歧。萬鏈以專業的服務打破行業現狀,強有力直擊用戶痛點,解決客戶難題,讓裝修不再那么麻煩,只需要做幾個決定,便可安心拎包入住。
面對如今混亂的行業現狀,萬鏈的出現,猶如打了一針強心劑,其推出的將裝修過程產品化的模式,可作為未來家裝行業的里程碑。同時財經專家吳曉波認為萬鏈有顛覆行業的潛質,這其中最重要一點是萬鏈建立在一個大的公司文化平臺上。萬科三十年來形成的一套中國房地產公司最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文化、品質文化、透明文化和鏈家過去15年里面形成的品質精神,這兩者結合起來,使萬鏈這家公司,雖然只是一個初創企業,但是已有很厚的文化土壤。因此,萬鏈的出現,以規范的行為和強有力的品牌保障,將顛覆整個裝修行業目前的現狀,并有可能大規模整合當下的裝修企業,使行業集中度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