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居建材產業增速放緩將成新常態
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下游產業,家居建材產業的“命運”,直接受房產業的影響。從整體上來看,“受2016年樓市成交的量價齊升等直接因素影響,家居建材行業也隨之起色。”業內受訪人士分析。
根據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等共同發布的最新數據,業內人士對比獲悉,盡管2016年我國家居建材產業最后一個月的相關數據還未公布,但前十一個月的成績已超過2015年全年累計銷售額10849.1億元,自2012年行業整體下滑以來,首次同比反降為增。
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家居建材賣場累計銷售額為10873.9億元,同比上升9.16%。對于家居建材行業,2012年是個節點,這一年規模以上的家居建材企業全國年累計銷售總額開始下滑,幾年下來,下滑已成業內常態。2016年雖反降為升,但整體仍處于下滑趨勢。上述數據來源顯示,2016年前十一個月份上述銷售總額與2014年同期額10969.4億元相比,下滑額近95億元。
“下行是近幾年的整體形勢。”回顧2016年家居建材行業時,一位業內企業的管理層直言,受大趨勢影響,企業轉型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在目前行業整體轉型處于摸索未定型期,內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推動傳統家居建材的銷量出現波動,外界上下游的力量尤為重要。
“在經濟下行新常態下,家居建材產業穩步發展,增速放緩,從高速發展轉向中速發展,呈L形趨勢明顯,但目前尚未見底。”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在大環境下,家居建材產業增速放緩將成為新常態。”
行業成績下滑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家居建材企業開始從大規模資源粗獷型向以提高效益和質量為中心的發展模式轉型升級。背后的推力,除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自身需要調整外,消費結構、人群的變化,也使整個產業鏈必須由低端向中高端、精準個性化發展。
雖說經濟“新常態”已成常態,但適者生存,是挑戰也是機遇。2016年上市、并購重組等資本動作不斷,已難掩家居建材企業急于轉型找出路的“不安分”。回顧過去一年,粗略統計,在2016年完成上市的家居建材企業達8家,重組案例至少六起。
“行業成績下滑,企業有好有壞。”某品牌市場總監認為,目前企業處在摸索轉型期,市場都在變革,如果不積極轉型調整,渠道和消費受眾會被分流,小企業自然扛不住。“而上市等進入資本市場只是企業轉型發展的一個窗口,會多一個機會。”中國家居行業社會關注度遠遠低于互聯網、金融、IT、房地產以及家電行業,而且家居上市公司寥寥無幾,讓家居行業變得更社會化與公眾化,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家居企業要做大做強,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上市之后無疑可以為企業擴張提供充足的資金來源。
“經過一年的洗牌,企業的集中度在加強。”在業內人士看來,行業整體發展放緩,但在過去一年中的轉型“混戰”中,仍摸索出了一些新特點。“經過一年的發展,行業內新的工藝技術出現使工業生產門類有了雛形。特別是定制家居設備,技術上實現了之前不敢想象的突破。”
家居建材行業格局短期內無法明朗
家居建材市場將持續“冬眠”。“未來全國房地產市場逐步的理性回歸必定對家居建材市場產生一定影響,或延續至2017年上半年。”中國建材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秦占學分析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家居建材受房產業影響在2016年表現明顯,內生動力不足的時候,這種由上下游產業輻射帶動起來的發展風險較大,企業加速轉型,優化產品結構和核心競爭力迫在眉睫。目前行業內最大的問題是中小微企業居多,多而不強,廣而不精,這對行業洗牌和轉型帶來很大挑戰。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國內家居建材企業有50多萬家,大多是中小企業,企業資產在5000萬元以下的占67.5%,5000萬元到1億元的占24%
,億元以上企業僅占8.5%。
對于家居建材行業在2017年的發展,多位接受采訪的業內專家表示看好。“市場洗牌進一步加速,中小企業博弈加劇。”有財經評論人士稱,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將受到制約,逐漸被擠出市場。
“有人就有家居的需求,不管經濟如何發展,家居行業彈性系數有限,應該不會出現大蕭條。”業內人士表示,國家“四個全面”對業內整體經營環境影響很大,新的一年里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消費者消費能力在提升,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隨時消費的渠道在拓展。國家扶貧政策、城鎮化建設、房產去庫存等利好政策將得到進一步釋放。2016年底,中央再次釋放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消息,2017年整體經營環境趨好。
2016年12月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振興實體經濟。要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聚焦制度創新激發市場活力,聚焦振興實體經濟提升供給水平。”隨后多中央部門機構負責人紛紛公開表示以創新驅動,力促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為2017年實體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利好環境。
據裝一網了解,2017年有近20家家居建材企業在排隊等待上市,而當前家居建材行業上市公司總量不到50家。業內受訪人士一致認為,政策利好,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熱度將繼續延續。
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出的信號在大力扶持實體經濟,未來至少一年內,虛擬經濟將受到抑制,實體經濟將得到提速發展。但未來行業格局尚不能在短時間內明朗,市場在變革,轉型還在摸索,創新動力、經營渠道和工程部署等還需進一步拓展和深入。隨著行業發展逐漸步入成熟期,未來龍頭企業的市場占率有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