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氣下降 家居賣場慘淡現狀難掩蓋
“每天都有品牌在倒閉,也每天都有經銷商在退出這個行業。”業內人士走訪廣州多個家居賣場發現,人氣大不如前,不少店面暫停經營。家居業人士黃先生告訴業內人士,賣場清冷、業績下滑成為常態,不少家居品牌“關門”,尤其是外來的品牌,而本地的老品牌相對略好。
雖然幾大家居建材賣場幾乎每月、每周都在開展促銷活動,也有賣場用降租來與經銷商共渡難關,甚至開展電子商務等多重渠道突圍,但仍然掩蓋不了慘淡的行業現狀。
家居建材賣場“觸電”的探索電商之路,仍在摸索中,目前尚無任何成功案例。號稱投資4億元的紅星美凱龍旗下的電商平臺“紅美商城”,經歷“表現平平、業績不佳,換帥裁員”,最終改版后更名星易家,原有投資被疑“打水漂”。居然之家投入超過2億元的電商平臺“居然在線”也不是很給力。
品牌獨立店 用性價比搶食市場
“高昂的經營成本、混亂的市場、不透明的商品價格以及不能對市場需求迅速做出反應等等諸多問題,是傳統家居行業舉步維艱的主因。”楊海鵬說,傳統專業家居賣場是商業地產項目,靠出租場地賺錢。業內統計,從2005年到2013年,整個賣場的租金平均漲了2.7倍,家居經銷商的成本平均增長了3倍,這些成本壓力最終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而獨立店要改變的就是這些因素。“在傳統賣場中,經銷商也要賺錢,所以售價標的奇高,至少是進貨價的3倍。”
楊海鵬透露,作為品牌獨立店,自產自銷就是最大的優勢。業內人士看到,在一統國際家居的店中,25000元就可以買一套客廳的實木家具,對比其他賣場的同類產品,至少便宜40%以上。楊海鵬說,獨立店都是在傳統家居賣場的“嘴里”搶食。
而對于宜家家居的成功,有一點是公認的,那就是購物體驗。“在消費者服務體驗方面,目前國內的專業家居賣場無法與宜家相提并論。至于購物環境,更是沒法相比,很多國外市場一家老小可以在賣場里吃喝玩樂一整天,而國內不少賣場環境很差,待一會兒就受不了。”汪林朋坦言,家居行業洗牌重組在即,1/3以上的中小家居流通企業將退出市場。“流通業態將呈現多樣化趨勢,大型實體賣場將向綜合型體驗式購物中心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