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2015,互聯網家裝行業大約有以下幾個特點:
1、玩家眾多,傳統巨頭、綜合電商、甚至家電關聯企業都紛紛參戰。
2、基于互聯網思維的產品和服務開始出現,用戶體驗和接受度有所提升。
3、互聯網化廣度提升,家裝、家飾、家居、后市場等家裝產業鏈各環節均開始互聯網化。
4、互聯網化程度加深,從集客、營銷階段開始進入交易、服務、金融等縱深領域。
整體來看,互聯網家裝仍然是“大行業、小企業”,但市場的成熟度還很低。在近日發布的《中國互聯網家裝市場發展白皮書2015》中,將2015互聯網家裝市場的玩家眾多分為領先者、務實者、補缺者、創新者四大類。
目前來看,各家企業處于哪種位置均無足輕重,因為困擾行業多年的頑疾沒有解決,引發大家討論的難點、痛點沒有解決。以這種懸而未決的姿態進入2016年的互聯網家裝企業,依然要面對以下問題,這些問題關系到它們能否從啟動狀態切換到加速狀態。
標準or非標
家裝行業的遍地痛點可以歸納為環節多、流程長、品質差、收費亂,晚于其他行業被電商“臨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產品非標準化、服務非標準化。沒有標準化意味著很難降低成本、很難規模化提升服務滿意度。
在2015年,互聯網家裝的產品標準化有了較大突破,開始把整個裝修鏈條模塊化,再通過施工包,設計包,主材包等,進行了產業鏈上局部標的準化。也有一些企業在服務標準化方面做出嘗試,比如黑馬優裝美家,推出線下“裝修管家”團隊,為家裝全程制定了嚴格、可量化執行的服務標準;還有一些企業,以自營或加盟等方式組建綜合服務團隊完成線下施工服務,自己把控服務過程,比如愛空間就組建了自有產業工人。
可以預期,解決產品、價格透明問題之后,服務標準化將成為2016年互聯網家裝的關鍵詞,也是各大企業必然攻破的領域。對于家裝這類重度垂直行業,線下環節占據家裝全流程的80%,即使投入高、難度大,也必須堅決推行服務標準化。只有服務標準確定,消費者才會放心、才會買賬。此前僅依靠低價噱頭吸引用戶訂單的方式將在2016年行不通,標準化的服務將成為互聯網家裝企業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
平臺or自營
是自己單干還是招呼伙伴一起干,這是所有電商平臺必然要考慮的問題。目前,幾乎所有主流電商都采用自營+平臺的模式,實現共享流量紅利、分攤運營成本、拓寬盈利來源的目標。不過在互聯網家裝行業,單一平臺或單一自營的企業較多,而采取平臺+自營模式的企業較少。
平臺式以國內最大的垂直類家裝電商企業齊家網為代表,擁有900萬注冊會員和4萬家建材家居品牌供應商,并開設69家城市分站。整合裝修主材、家具、家電和軟裝配飾等領域龐大的品牌資源,吸引龐大的用戶流量實現一站式采購。
自營式家裝企業則擁有自己的設計師、施工隊、建材品牌或家居軟飾品牌等,以此推動家裝流程的標準化改造,吸引了一些用戶,比如家裝e站、空間家。上線較晚的優裝美家則采取了“平臺+自營”的模式,為裝飾公司及材料商搭建精選優選開放平臺的同時,自建裝修管家團隊,形成與常規平臺式、自營式差異化的經營模式。
不論哪種模式均有利有弊,但2016會加速各家企業的抉擇過程,盡快圍繞自己的實力和優勢,做好平臺規模與自營品質之間的平衡,選擇適合自己、用戶滿意的模式。
低頻or高頻
毫無疑問,家裝是比汽車還低頻的消費,幾年甚至十幾年才來一次。但互聯網家裝的優勢在于,可以收集、應用海量的用戶數據,有望將原來的短線低頻消費轉換成長線粘性消費。
2015年,有些企業已經開始改變提供家裝服務的單一產品模式,而是附贈了更多增值服務,比如金融服務、環保服務等等這些服務能夠避免用戶在家裝結束之后的嚴重流失現象,增強用戶與平臺之間的粘性。
隨著產品及服務標準化的實現,增強用戶粘性將成為2016年互聯網家裝企業發力的新領域。除了上述服務內容,預計互聯網家裝企業將會遵循從“家裝”到“家”的規律,將自身服務向家庭生活的更廣泛領域延伸,新增搬家、綠植以及保姆、清潔工等家政服務,通過服務延伸實現在低頻行業做高頻業務。
就像所有的第一步都意味著一個新旅程,互聯網家裝的第一步——2015——把大家帶到了一扇大門前,推開門可能看到無限美好的風景,也可能墜入萬丈深淵。但不能怪這扇門,2016的路怎么走,全在自己腳下。只要多做有利于用戶體驗提升,有利于行業效率提升的事兒,就不會有什么差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