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邊圈的馬桶

倒角壁面只有1.5毫米厚度的浴缸

伯恰德?伊爾特(右)與麥克爾?萊姆
“這個慢指的是人們的生活習慣仍舊非常傳統。一款新品設計出來后,往往需要等上5到10年,才能被消費者接受,從而獲得完整的市場反饋。”近日,在第20屆上海廚衛展上,伊爾特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這樣抱怨。“就拿新的樂家Inspira系列來說,這個設計4年前就已經初步規劃完成。”
在面積頗大的樂家展臺,Inspira系列整體擺放在顯眼的入口右側。不過,只有細看,甚至用手去反復觸摸馬桶的內壁,才能發現它采用了整體無圈邊的設計,也就是說,從前因為出水口堵塞或者水質原因造成的黃色水垢將不復存在。
“水是萬物之源,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由水構成的,并最終都化為水。”古希臘的哲學家曾這樣說。對于嚴謹的德國人伊爾特來說,他希望自己的設計改良是建立在有可觀的調查研究之上。“如今衛浴產品中最耗錢的就是洗浴組件,因為這一部分產生了大量的水。但是,水是最原始的介質,必不可少。好的設計自然需要結合這些不同的層面,比如怎樣力度的水流經人體最為舒適,怎樣更節水環保等。讓人們享用到高品質的體驗,同時不要浪費過多資源。”
1993年,伊爾特與合伙人麥克爾?萊姆(Michael
Lammel)共同組建NOA設計工作室,為多個衛浴品牌設計過不俗的作品,其中漢莎Motion系列面盆龍頭以開放式的曲線造型,獲得了紅點設計大獎,成為經典之作。此后,他們一直與漢莎、樂家、威達等知名品牌保持著合作關系。
在伊爾特看來,現代的衛浴間不只是清潔身體的小空間,更是一個相對私人的大空間,“我的一天都是從晨間淋浴開始”。當然它始終以功能性為主導,“如果忽視這部分基礎需求,體驗的感覺并不會很好。但如果你還想得到更好的使用體驗以及身心的愉悅,那就得來點別的。”
精巧的設計、革新的材質為這些訴求提供了改進的土壤。在展臺的另一端,陳列著由人造石Surfex所打造的Modo系列,有大理石的質感但沒那么冰冷,有陶瓷的白潤但靈活性更佳。“陶瓷在燒制前后會出現一定變形,誤差不可避免也不可逆。這種材質的穩定性則更高,在嘗試極簡風格、纖薄曲線時會游刃有余得多。在這個系列的浴缸中,我們做了一個非常硬朗的倒角,壁面只有1.5毫米厚度,這在陶瓷上很難實現。”
伊爾特清楚,材質的革新由市場驅動,但設計師首先必須厘清市場需求和產品設計之間的度量關系。“我所學到的第一課,就是學會做一個漁夫,以一個好設計做誘餌,吸引魚兒過來,然后才能開啟市場。”這和商業法則相同,知道趨勢是什么、顧客想要什么,反過來才能挑選適合的材料以及有審美的設計。“好的設計總是盡可能多得吸引更多人,絕不僅僅是孤芳自賞。”
但由于科技乃至設計的超前與消費理念的固守,衛浴產業更迭嚴重滯后。為了更好地打破二者的失衡,十多年來,NOA在柏林、多倫多、新加坡、米蘭等地,開展過一系列針對家居布局的調研,發現傳統的家居功能正逐漸消失,取代它的是專注隱私和社交需求的自治型區域。“界限越來越分明,客廳、餐廳和廚房是社交的好地方,臥室和衛浴間則變得越來越私人化。”萊姆在一次采訪中說。
這種情況下,互聯網技術自然成了各家追逐的賣點。但伊爾特對信息技術的侵入并不那么看重,覺得互聯網思維對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才是實實在在的。比如人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哪怕上廁所的時候不玩,也需要一塊小平臺來放它。“時代在變,但衛浴系統的價值始終系于最基礎的功能解決之上。如果忽略了使用者的感受,就不可能將靈感出售。其實,這也體現了另一個問題,如何以現代化的方式設計與改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