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標準統一技術要求
5月15日,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了《節水型衛生潔具》(GB/T
31436-2015)國家標準,并將于2015年12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對節水型坐便器、蹲便器,小便器、陶瓷片密封水嘴、機械式壓力沖洗閥、非接觸式給水器具、延時自閉水嘴、淋浴用花灑等8類常用產品提出了具體技術要求,首次對高效節水衛生潔具給出定義,并明確了高效節水型產品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據全國建筑衛生陶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王博介紹,此標準對衛浴生產企業設計、研發、管理等環節在節水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為居民生活用水資源節約提供了技術依據。他介紹說:“市場上號稱節水的產品很多,但是每家都有每家的標準和說法。該標準的出臺,統一了技術要求,也督促整個行業朝著節水方向努力,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節水將達到30%以上
節約資源已經成為重要的政策導向,在2014年版的《北京市推廣、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目錄》中,將非節水型用水器具(包括水嘴、便器系統、便器沖洗閥和淋浴器)列為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目前在市場上,“節水”已經成為衛浴產品的重要賣點;對于消費者而言,節水性能也成為選購的重要指標。標準的更新,將促使衛生潔具的更新換代,節水衛浴行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王博介紹:“新標準實行之后,將會達到節水的目的。以馬桶坐便器為例,按照此標準,節水型坐便器用水量為5L,相比原來的標準6L節省了17%左右,以高效節水型4L計算,則節省量超過30%。如果一個家庭按3個人算,一天使用12次馬桶,一次節約1升水,一天就是12升水。按保守的3億家庭算,我們一年能節約13億噸的水。”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衛浴產品技術雖然原理一致,但是節水技術參差不齊。以馬桶坐便器為例,市場上的主流產品為虹吸馬桶,為了達到節水目的,需要在多處做出改進,例如管道寬度、釉面光滑度等一體化的設計配合。王博表示,節水除了看馬桶水箱流水量,還要看清潔效果有沒有打折。如果用水量少了,還要保證效果的話,就對產品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
■ 標準對比
各類產品指標均提高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在此之前,相關標準就對坐便器、水龍頭等建材的節水性能提出要求。《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2002),《衛生陶瓷》(GB
6952-2005)、《陶瓷片密封水嘴》(GB18145-2003)的部分章節對水嘴、便器系統、便器沖洗閥和淋浴器四類產品的節水性能提出要求。
根據《衛生陶瓷》(GB
6952-2005)標準規定,普通型坐便器、蹲便器、小便器用水量分別是9升、11升、5升;節水型坐便器、蹲便器、小便器用水量分別為6升、8升、3升。此外,根據《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2002)規定,節水型水嘴產品應在水壓0.1兆帕斯卡)和管徑15毫米下,最大流量不大于0.15升/秒(包括感應式水嘴、延遲自閉式水嘴);節水型沐浴器,沐浴器噴頭應在水壓0.1兆帕斯卡和管徑15毫米下,最大流量不大于0.15升/秒。
對比可以看出,在家庭中常用的馬桶坐便器、水龍頭、沐浴花灑等常用衛浴產品,其節水性能都有所提高。據王博介紹,目前《衛生陶瓷》(GB
6952-2005)等標準正在修訂中,修訂之后,將與目前出臺的標準一致,達成統一。
■ 市場走訪
主流產品依舊遵循老標準
5月18日,新京報記者走訪了某大型家居賣場的衛浴潔具商品區。新京報記者看到,普通坐便器產品,大部分采用了3/6升的用水標準。在“美加華”攤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3/6升的用水量是國家標準,現在市場上大部分產品都是這樣的用水量。”
記者看到,幾乎每家都有“節水產品”,但是節水標準并不統一。以“美標”為例,其一款節水坐便器的用水量為4.8升,而“恒潔”的一款“超旋風節水坐便器”,用水量為3.5升。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其產品的節水技術已經取得了國家專利,其他品牌難以做到。記者了解到,市場上還有用水量甚至為2.8升的坐便器。用水量少,也成為產品的重要賣點。
此外,大部分企業坐便器用水量還是3/6升、4/6升以及6升的用水量。有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標注排放量可能跟實際用水量并不相符。如果產品質量差,實際上還是需要比標注排放量更多的水,或者需要多次沖洗,否則達不到節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