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經銷商集體“倒戈”
8月29日,雷士照明于香港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就“罷免吳長江的董事職務及其在公司任何董事會下屬委員會的職務”進行投票。隨后,雷士方面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這次大會以壓倒性投票,贊同對吳進行罷免——雷士的37家省級運營商中,有32家投票贊成。
這一結果并不出乎意料:半個月前,雷士的19個經銷商代表簽名,表示支持董事會罷免吳長江的決議。僅僅兩天后,又有10家經銷商加入贊同罷免的行列。此后,雷士在惠州成立臨時營運管理委員會,亦有南京、上海、天津、深圳四大省級經銷商加入其中。
對此役,王冬雷早已勝券在握,此前王東雷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曾表示:“所有的重要股東都會投票罷免吳長江”。對于經銷商們的“棄吳投王”,他則認為:這些人是聰明的生意人,站出來支持董事會決議是“基于他們自己的利益、基于雷士公司的利益”。
而針對本次罷免的導火索——吳長江對三家公司進行商標授權,有投資者認為:吳長江涉嫌利益輸送,漠視股東利益;相較而言,王冬雷“更符合上市規則”。而在臨時大會后,王冬雷則表示:如果吳長江“陰謀得逞”,將對雷士造成嚴重損傷。“這是幾乎要把雷士變成空殼公司,”他表示,“雷士也絕對不會同這樣的合作伙伴合作,并將采取法律手段終止合作”。
股東大會之后,記者試圖聯系吳長江,但其手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在2012年的風波中,正是經銷商們的力挺,使得吳長江有驚無險地化解危機。這次,沒有了忠心耿耿的經銷商,可以說吳長江大勢已去。
雷士已損失過千萬?
雖然并未列席,但吳長江仍選擇與王冬雷“隔空對壘”:委托一位侯姓律師,代表自己來到大會現場。但侯律師卻被拒之門外:大會組織方要求“券商核算持股比例”后才能進入。“吳長江持有5.08%的權益,王冬雷也僅有6%。”侯律師質疑稱,僅相差一個百分點卻被拒絕入場,主辦方此舉并不合理。
但事實上,吳長江的持股比例自2005年以來步步下落,目前僅為2.54%;而對于股東大會的入場資格,也有專業人士指出:參加股東大會應當提前一到兩天登記,或至少在參會當天提交持股證明;因此,吳長江的律師有“懂裝不懂”之嫌。
在被拒絕入場后,代表律師開始在場外派發聲明,為吳長江此前的商標授權行為進行申辯,同時指責王冬雷“基于個人私欲或狹隘恩怨”,詆毀吳長江,并“為自身下一步操控雷士照明奠定基礎”。這份聲明中還提到,此前雷士萬州工廠的停工,均系王冬雷單方面關閉銀行賬戶,并關閉銷售系統所致,“人為地將兩個生產基地置于癱瘓狀態”,與吳長江并無關聯。
受吳長江被罷免的影響,由吳系人馬主管的重慶萬州生產基地開始停工,其他工廠也分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一時間,公司的材料供應、交貨等陷入困境。雷士CFO談鷹稱,停產二十天以來,公司每天的經濟損失達人民幣70萬元。
而面對危局,吳長江正準備通過法律途徑背水一戰:代理律師表示,除在公司注冊地開曼群島提起訴訟外,他們也已在重慶、惠州兩地法院起訴雷士。對此,王冬雷則并無畏懼:“吳長江的起訴無非是通過轉移話題的方式顛倒黑白,對此我們同樣使用法律的手段來進行應對,我們相信無論是香港、中國大陸、開曼群島法律都是公平的公正的。”王冬雷表示,雷士的另外兩大股東——軟銀賽富與施耐德,都給予自己非常大的支持,已經視吳長江為無物。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對于王冬雷來講,接下來最重要的挑戰已經是重新理順雷士的生產運營和對雷士品牌的修復。截至昨日,雷士照明股票仍在停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