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相對目前市場上多種治理產品和服務,仍存在標準少、產品亂等情況,室內空氣治理產品和服務行業有待行業標準定位。
室內污染治理產業巨大
“目前,從事室內環境檢測、凈化治理從業人員達到了近30萬人;全國生產室內環境凈化治理產品(活性炭、光觸媒、除甲醛等藥劑除味產品)企業200余家,從事凈化治理服務企業有3000余家,2012年產值已達600多億元。”這是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凈化治理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尚婕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的數據。
在日前召開的“室內環境凈化治理技術應用對接研討會”上,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行業里從事環境凈化治理產品和服務的公司遠不止上百家,對于健康環境的渴求,使得這個行業飛速發展,企業銷售額每年增長100%并不鮮見。
一方面是對室內裝修風格、效果越來越精致的要求,一方面是對室內空氣健康環保的注重,室內空氣凈化產品和服務行業就此誕生。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凈化治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楊軍告訴新京報記者,據資料顯示,每年新裝修住房,有70%存在甲醛超標等環境污染等問題。他表示:“消費者追求裝飾效果,從油漆、吊頂再到家具,幾乎每個環節都要與不環保因素打交道。在購買建材、家具時,每一件產品都追求環保檢測合格,但是當所有產品出現在一個空間中,整個空間污染超標非常常見。”
業內人士表示,正是看準了其中的商機,目前市場上治理室內空氣的產品品類繁雜,活性炭、光觸媒、甲醛捕捉劑,各類專業名詞讓消費者有些迷糊,提供空氣治理服務的公司更數不勝數。室內空氣治理行業存在標準缺失、技術龐雜等現象,相比室內空氣檢測,則更待規范發展。
產品標準有待歸位
“室內空氣檢測和治理其實是兩個不同的行業,相比之下,室內空氣治理行業標準比較少。”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針對室內環境有兩大標準,《國家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10),二者從甲醛、苯、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等多方面對室內空氣提出參數要求,專業檢測機構也是根據這兩項標準對室內空氣質量進行評測。
據國家室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介紹,專業的檢測機構需要具備中國計量認證,即“CMA”標志,這是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機構最基本的必備資質。同時還必須具備國家實驗室認證,即擁有“CNAL”標志,消費者可以根據這兩項認證選擇規范企業。
但業內人士透露,室內空氣治理并沒有相關標準。北京建元天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努民介紹說:“目前國家對于室內空氣治理效果并無相關標準,只有一個效果測定方法(《室內空氣凈化產品凈化效果測定方法》QB/T
2761-2006),一般企業認為,只要治理結果在標準限量之內,便意味著治理成功。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產品和技術,對于產品和設備功能、操作流程,各企業也全憑自家產品的使用說明進行操作。如果操作不當,可能產品沒有效果,甚至存在交叉污染的情況。”
民宅市場消費少
空氣治理行業的技術種類多而復雜,也是讓消費者頭疼的另一個問題。一般來說,由于每個家庭污染情況各不相同,相關公司會根據檢測結果制定適宜解決方案。據努民介紹,以光觸媒技術為例,目前行業里有上千家企業從事光觸媒產品研發與生產,有的公司選擇引進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先進技術,有的選擇自己研發制造,其產品效果、適用范圍“各有千秋”。
在5月29日召開的技術交流會上,解放軍防化研究院研究員欒志強也表示,目前市場上的活性炭產品有多種形式,也比較亂,普通的炭包、空氣凈化器里使用的活性炭等產品的結構并不相同,其吸附效果也不一樣。活性炭在水處理、空氣凈化等領域運用廣泛,但是針對室內空氣凈化的活性炭標準并沒有。
此外,收費標準不一,也成為消費者選購的難題。按治理面積收費是行業慣例,但每平米一般收費多少各家不盡相同。尚婕介紹說:“由于各企業采用不同的凈化治理技術,投入的服務成本不一,企業一般根據自身的投入核算治理收費價格,目前行業沒有統一的行業收費標準,消費者應警惕遠高于和遠低于市場的價格,這里面往往存在著暗箱操作和惡意競爭的不良行為。”
技術不統一、行業標準少、收費無標準,使得普通住宅用戶對此行業比較陌生。據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上海三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吉祥介紹:“現代人有8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室內環境凈化行業的主要客戶群體幾乎包括了所有人。但是,相比之下,寫字樓、銀行、政府機關的室內環境治理的用戶為多,普通住宅用戶還十分稀少,總數比例10%都不到。”
市場走訪
空氣治理產品不多
6月9日-10日,記者先后走訪了紅星美凱龍北沙灘店和居然之家北四環店。在紅星美凱龍,前臺工作人員表示,商場內以家具建材產品為主,并沒有室內空氣治理的相關產品和服務。
在居然之家北四環店的麗屋超市,記者看到了空氣凈化器專區和凈化產品專區。空氣凈化產品與除垢劑、打蠟產品放在同一專柜,相對來說,產品品牌較少,只有一個產品品牌。銷售人員介紹,根據不同的家具、沙發產品,有甲醛去除劑、光觸媒產品、炭包多類產品,有多種容量和液態、膏狀多種使用方式。記者發現,在其品牌的某些產品包裝上,印有通過“ISO14001”和“ISO9001”驗證的字眼。導購介紹,產品生產企業還可以提供室內空氣治理服務,每平米39.9元。
有消費者前來問詢,大多對產品治理效果和是否會產生再次污染表示擔心。銷售人員解釋稱,產品有相關標準認證,而且獲得國家專利,產品對降低室內污染有效,并且不會造成污染。
業內聲音
行業亟須通用技術標準
尚婕,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凈化治理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
相對以往,目前室內空氣凈化治理行業在檢測方面已經比較規范。十年前,很多檢測尚不規范,發展到目前,企業會主動找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工程檢測驗收,凈化治理服務行業不斷規范。目前,行業亟待制訂出產品評價標準和治理服務的通用技術標準,這樣才能完善凈化治理行業的標準體系。
光觸媒凈化服務標準正在制訂
努民,北京建元天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空氣治理產品沒有效果、質量不合格是一方面,也可能是技術不統一、施工標準不規范。針對光觸媒技術的室內環境凈化施工服務標準正在制訂中。這一規范適用于光觸媒對室內等密閉環境的規范技術,提出了基本用量標準、噴涂標準、施工作業方法等技術指標,為專業的室內光觸媒凈化治理企業提供技術依據。以此為基礎,今后其他技術的相關行業標準,如活性炭等也將陸續出臺,為行業提供標準。
誤區解答
或許會誤解的6個問題
1、新風機完全解決室內空氣污染?
新風機只是綜合治理室內環境的一個方面,嚴格來說,新風主要解決室內空氣新鮮度問題。一般凈化室內空氣污染物,包括PM2.5、細菌與甲醛等污染物,換氣次數需要達到8次/小時以上,新風量一般只占換氣風量的30%左右,國際上為了節能,要求進一步降低新風。此外,室內空調、人與人的活動產生的污染物,新風無法凈化。因此,完全依靠新風來凈化室內空氣污染物是不實際的。
2、空氣清新劑能掩蓋室內異味?
空氣清新劑和香水等只能對污染物的異味起掩蓋掩飾的作用,實際上原有的有害污染物還存在于室內中,繼續影響和危害著身體的健康,同時劣質的空氣清新劑還是會成為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加重污染的程度。
3、沒有刺激性氣味就沒有污染?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上海三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吉祥介紹說,各種物質混合在一起呈現的氣味是很難辨別的,有的有毒有害氣體是沒有刺激性氣味的,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細菌等微生物憑氣味難以判斷是否超標。一旦能聞到明顯的甲醛或是苯的氣味時,空氣污染已十分嚴重了。
4、解決了裝修污染,室內空氣就安全了?
室內除了裝修污染以外,室外大氣污染物的侵入、空調通風系統以及人與人的活動,包括吸煙、烹調都是重要的空氣污染物。
5、一直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有抵抗力了?
人的體質、抵抗力適應性各不同,不是所有的人在同一惡劣的環境下都會發病,所以造成了部分人的僥幸心理。人得過細菌、病毒感染,體內會產生一定的抗體,但是對于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質,人根本不會產生抗體,而且,這些有毒有害物質會在體內積聚,到了一定時候必然貽成大患。有資料表明,很多有毒物質還會影響人的遺傳基因,危機到下一代的健康。
6、一臺高端空氣凈化器就可以解決問題?
空氣凈化器有很多技術指標,但最重要的指標是用戶使用后是否能達標。優質的空氣凈化器當室內污染物超過標準10倍的情況下,開機1小時就要達到標準,不加條件空談凈化效率是不專業的。而且,單一的空氣凈化器都難以解決住宅的甲醛超標問題,治理甲醛達到安全標準必須依靠綜合方法,包括通風、污染源治理、藥劑治理與適用對路的空氣凈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