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真皮沙發受到了很多消費者追捧,既顯檔次又好打理,但是不少觀眾發現,真皮沙發不僅款式各異,價格也相差很多。同樣是牛皮的沙發,最便宜的才幾千元,最貴的能賣到兩三萬元,為何價錢差別如此大呢,記者做了調查。
在煙臺的一家家具店,這位銷售人員給記者推薦的這款原價14000的沙發,打完折只需要6000多元。對于這個價錢,銷售人員說這已經是低成本了。如此大的價格水分,質量到底如何讓人不得不質疑。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按照目前的成本計算一下,售價幾千塊錢的頭層牛皮沙發很可能有貓膩。據了解,現在真皮的市場價格,頭層皮是在24元到26元左右一尺;配皮是在15元到16元左右,內在的骨架木材的市場價格一般是在4000元到4300元一立方。大體的估算一下,沙發正常的市場價格應該在12000元左右。
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真皮沙發最便宜的可以賣到兩三千元,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價格特別低的真皮沙發會不會以次充好呢。商家介紹說,現在隨著技術的提高,以往的人造革已經升級換代,稱為仿皮,外觀與真皮非常接近,甚至可達到“亂真”的程度。如果不看皮革的背面基材的話,沒有經驗的普通消費者很難推斷是真皮還是仿皮。
沙發填充物藏“奧秘”劣質海綿在其中
一套好的沙發,除了表面的皮子以外,填充的海綿和支撐的框架同樣很關鍵。這兩個部分不能暴露在人眼看到的地方,所以更是以次充好的重災區。
一位商家告訴記者,因為填充物被包裹在里面人眼看不到,所以海綿的質量很難鑒別,海綿屬于化學制品,操作不好甲醛含量就容易超標。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套好沙發的海綿跟差的海綿之間的價格,能相差兩到三千塊錢,一些小廠家為了降低成本,還會在海綿中添加一些化學成分來增加密度,增強沙發的舒適度,實際上這些拙劣的手段都只是表面功夫,時間一長就會出問題。
煙臺某沙發生產企業工作人員說,時間一長,滑石粉和碳酸鈣就會順著海綿的孔掉到沙發下面去,使海綿的密度降低,人坐上去之后就感覺會掉進去一樣。而沙發的骨架也起到固定作用,好的沙發用質地堅硬的木材做骨架,而一些低劣的產品為了降低成本選用既不堅固又不環保的工程板材,消費者很難分辨。市面上一些板材,像工程板,甲醛含量比較大的,一張在七八十塊錢左右。而質量好的板材一張要150元左右,從皮子到填充物再到沙發的骨架,每一個環節只要稍加更換就會有巨大的獲利空間,甚至翻上好幾倍,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瞪大眼睛,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