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貸款買家具的報道頻頻見諸報端。這種最新最潮流的消費方式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議論。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消費方式呢?
據媒體報道,該消費方式在多年前已經出現過。早在2000年,貸款買家具就開始成為新生事物登陸中國家具市場,但對比住房、車貸等,家具的價格空間卻是貸款買家具的一個門檻,“只要幾千塊錢,我用得著按揭去買嗎”、“買家具如果沒錢,我就不會去買”。諸如此類的對白屢見不鮮。
怎么進行家具貸款
最近引發熱議的是藍調家私推出與成都建行合作的案例。據藍調家私總經理李兵介紹,此次藍調與成都建行合作推出的這款模式,主要針對其旗下定制家具品牌企業貝諾斯通過與裝修公司、銀行三方合作,裝修公司推薦產品,在銀行確認合同后,最后企業再下訂單。
“這種模式我覺得很好,在國家的推動下,消費者敢于花掉將來掙的錢,家具企業能擴大銷售額,而按揭對消費者也是一種很好的付款方式。”李兵表示,“而對企業來說,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客戶,風險性卻為零。”
成都建行一位負責人對記者透露,貸款買家具是銀行家裝貸款的一種嶄新嘗試,從以前的彩電、建材領域首次擴大到家具層面,這種以信用卡為主要支付方式的策略,將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滿足客戶的全方位需求。
他還舉例說,比如你的信用額度最高只有1萬,但通過家裝公司購買家具,就能拿到四倍的限額。作為先行者,美克美家于2005年就開始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開展了貸款買家具業務,所承擔的風險由商家負擔,這種銷售策略自推出后深受消費者歡迎。
實際操作的消費者比較少
逐漸進入社會的80后、90后一代有著超前、時尚的消費理念,他們中大多數經濟條件不成熟,卻不想依賴父母而成為啃老族,于是貸款買房、按揭買車,到手機、電腦消費相繼進入“按揭”時代,成為他們消費的主流方式。但對于家具這一物件,很多消費者發出了這樣的看法:“只要幾千塊錢,我用得著按揭去買嗎”、“買家具如果沒錢,我就不會去買”。
誰坐享最大的利益?
目前,按揭買家具的模式是家具制造企業通過與裝修公司、銀行三方合作,裝修公司推薦產品,在銀行確認合同后,最后企業再下訂單。這與貸款買房、買車存在很大不同。對于消費者而言,按揭買家具具有很大的自主選擇性,因此占據了很大的主動權,但實際上最大的受益方和推動者卻是企業。因為按揭買家具被廣泛接受后,可以很大程度上帶動家具消費額的提升,但在這個過程中風險性卻為零。另外,銀行也從中坐收了更大的漁利卻同樣幾乎不承擔任何責任。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通過與銀行、裝修公司、消費者三位一體的捆綁式合作,能產生巨大的杠桿效應:對于銀行而言,擴大產品面能產生更多的利潤空間,所帶來的大量客戶群體能有效解決企業營銷資源上的困擾,企業不需要用業務人員遍地撒網,從而利于資源整合,而貸款買家具讓不完全具備經濟基礎的80后一代通過這種方式滿足居家所需。這種方式將是一種多贏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