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住建部在2007年對“木門窗國家標準”的制定進行了立項,經過三年多的調研,2011年年初將正式出臺。木門行業長期依靠行業自律,缺乏國家標準約束,市場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因此業內對于木門標準呼聲非常高。
早在2008年,國內一些有遠見的木門企業率先推出標準木門,行業刮起一股標準風。因為木門國家標準將在今年年初出臺,大家再次將目光聚焦在標準化問題上。就四川地區而言,開始嘗試標準木門的企業并不多,四川木門領軍企業千川木業在2009年底推出標準木門,目前這一塊市場也漸漸打開。
現狀:“三七分”格局
定制木門看似“量體裁衣”,滿足個性需求,實際上,這種定制產品最易出現問題。木門定制的關鍵在于尺寸,測量及生產過程中尺寸出錯幾率相對較高。一單一生產需要大量大量人工作業,不能最大限度利用資源,浪費巨大。此外,定制木門生產周期長,還將影響裝修進度。用機械流水線生產代替人工勞作,以標準尺寸進行設計生產或將改變木門行業的現狀。
何為標準木門呢?所謂“標準”是相對而言,標準木門是半成品,后期得靠工人安裝,技術要求也比較高。標準木門通過設計門套的尺寸來達到標準化,換言之,將門套做成固定規格,后期由安裝工人適當調整。
中國木門行業現狀是:標準木門與定制木門呈“三七”格局,主流市場仍然是定制木門。千川木業營銷總監馮利說,千川標準木門現在占木門總量的三成,相信這個份額將會越來越大。消費者要接受標準木門還有一個過程。我預計,木門行業三年內將現分水嶺。
未來:標準化乃大勢所趨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標準木門市場份額的增大,木門行業必將加大市場細分,未來標準木門和定制木門或將對調比例。未來定制木門將成為高端奢侈消費,為部分群體選用。
木門標準化風聲再起 標準木門三年內或成市場主流
無規矩不成方圓。木門原有的行業標準不具有強制性,影響力有限,無法從根本上規范整個行業。木門行業進入門檻低,缺乏規范,消費投訴也呈逐年上升趨勢。面對市場上各種木門產品,消費者可謂挑花眼,木門標準化從某種意義上講將更利于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木門標準化乃大勢所趨,消費者對其還有一個接受的過程。木門廠家除了在產品上下功夫,還要將標準化的思想傳遞給消費者。有更多的消費者接受標準木門,市場才能真正做大。
關注:國家標準出臺成助推器
千呼萬喚的木門國家標準終于要出來了,據了解,其中部分內容將涉及門洞尺寸、墻面厚度等問題。圣象也參與了本次標準的制定,圣象?合雅木門四川分公司總經理張光宇先生告訴記者,0291門洞基本適用標準木門(200cm*80cm),門洞尺寸一旦統一,必將助推木門標準化。
記者了解到,圣象?合雅木門90%是標準木門,2008年開始嘗試。這三年對于合雅木門而言,是艱難的三年。不過,正是這三年讓消費者對于標準木門有了更多的認識。標準木門生產周期快,杜絕誤差等優點已漸入人心。張光宇說,合雅木門率先踐行木門標準化,引領行業發展,預計三年內木門行業將是標準木門的天下。
木門國家標準出臺,行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優勝劣汰是必然規律。木門標準化生產并非易事,涉及的問題比較多。比如設備問題,標準化生產需要企業擁有一條標準化的生產線,規模化批量化生產。標準化生產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比如需要擁有一定庫存保證供貨等。不過,無可否認,木門國家標準正式出臺將助推木門行業的發展。木門行業沒有出現真正的大企業,真正的強勢品牌效應尚未顯現,木門企業應順應潮流,把握機遇,適時出擊。在木門行業規范化進程中,品牌力量突顯,行業集中度增強,市場新局面才將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