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股市和樓市和上海的氣溫一同節節攀升,家居行業也搭著這股春風迎來了回暖的跡象。
記者日前從上海各大家居賣場、建材企業、家裝公司得到的最新數據顯示,09年第一季度各企業的運營情況均比預期效果要好,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可以達到持平的狀態,而從一、二、三月份來看,環比基本上持一個遞增的態勢。同時,對于下一季度的形勢,企業大多持樂觀態度,情緒的回暖也正在成為事實。
同比略降或持平 環比呈遞增狀態
滬上人氣最旺的家居賣場之一紅星美凱龍在首個季度迎來的數據仍然是漂亮的,該集團企劃部部長王巍告訴記者,與去年同期相比,紅星美凱龍的銷售額還略有增長。成績的取得除了緣于房地產行業小幅回暖帶來的家居市場需求,在全國首推消費券等各種促銷手段,也是紅星美凱龍銷售額上漲的重要原因。而從上海另一大家居賣場月星家居反饋的數據來看,形勢也比較樂觀,首季度基本能達到與去年同期相比持平的狀態。
在建材賣場方面,上海最大的建材賣場之一同福易家麗的總體情況也正在好轉。去年下半年以來的金融危機對家居行業的沖擊首先就體現在建材賣場上,而這種情況在09年的首季度正在扭轉。同福易家麗廣告中心總經理陸汝敏告訴搜房網記者,從數據上顯示,今年以來總體銷售情況比去年要好,從一、二、三月份的業績來看,是呈現逐月遞增的狀況,但和去年同期相比還比較差,這主要是由于家居行業的滯后性,盡管樓市已經出現了小陽春,但家居行業的回暖還要稍晚一些。
從軟裝賣場來看,形勢似乎更加的樂觀。4月15日下午,記者在上海最大的軟裝賣場宜家家居看到,盡管這是一個工作日,可是宜家的人流量卻是滿滿當當,甚至在有十幾個收銀臺的出口還排起了等待結帳的小隊伍。
在建材企業方面,記者日前對目前上海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地板企業和瓷磚企業進行了調查訪問,其銷量也都在“漸入佳境”。
記者從冠軍瓷磚獲悉的數據顯示,在首個季度,冠軍的銷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輕微下降,但主要是在1月份的小幅下降,2月份-3月份基本處于持平狀態。而據冠軍瓷磚中國區行銷副總史先啟透露,3-5月份,冠軍接到的訂單已經滿產,對于下個季度,史先啟表示非常樂觀,一定會是一個漂亮的數字。在地板企業,最受網友關注的圣象地板在09年的首季度銷量也同比有所上升,而高端衛浴品牌杜拉維特反饋的數據顯示,也是與去年基本持平,但對二三季度非常有信心。
而家裝行業可以說是回暖最早的行業。春節后家裝公司開展的各項展會上,就已經顯出了回暖的跡象,2月份,滬上各大家裝公司爭先恐后的舉辦各種家裝展會和促銷活動,就把消費者的裝修情緒激發起來,迎來了家裝市場的提前火爆。而此后的1個月,各家裝公司都是持續上升的狀態,一掃08年底的低迷之氣。
中高端市場率先反彈 軟裝市場活躍度高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這一輪回暖浪潮中,中高端市場將率先出現反彈。
據了解,2008年下半年以來的金融危機沖擊最大的就是高端家居市場,一些進口家居企業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在某進口床墊的專賣店甚至出現了1個月只出3單的情況,已經接近于市場的“底谷”。而當經濟整體復蘇后,首先出現反彈的將是這一部分的市場。
杜拉維特中國區營銷總經理王曉剛分析,中國人的消費習慣與西方不同,不是積極的消費,而是習慣于存錢,對于中高端人群來說,當經濟形勢不景氣,他們害怕消費,抑制需求,當經濟復蘇,這部分人的消費潛力會首先釋放出來。
與此同時,相比于建材業,家具和軟裝行業將提前火爆。除了宜家家居,滬上一些家具賣場的人流量也均有明顯回升。業內人士分析,這與家裝行業2-3月份的火爆正好呈現吻合的狀態。一方面,家具軟裝賣場大幅的折扣力度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另一方面,剛性需求也得到了釋放。
情緒因素助推行業回暖 短期恒溫換來長期升溫
盡管沒有非常漂亮的數據,對于當前滬上家居市場較為平穩的狀態,業內人士倒是表示出了樂觀。
上海企業競爭力中心主任范林根認為,上海市場向來是較為理性的市場。盡管經濟復蘇、股市樓市回暖的跡象正在顯現,然而,作為家居行業來說,有一個相對的滯后性,因此回暖效應不會這么快的顯示出來。
另外,范林根表示,總體來說,上海家居市場的情況比想象中還是要好很多,這也給了企業足夠的信心去應對接下來的幾個季度。
同福易家麗廣告中心總經理陸汝敏預測,如果上半年持續現在這樣的發展勢頭,在今年底市場將會回到2005年和2006年時的狀態。
另一位業內人士則分析,經濟復蘇的種種跡象和環比穩定增長的數據給了企業家們充分的信心去迎接下一個季度,已經擺脫了急躁的心態,而尋求自然、健康的發展模式,這種情緒因素的動力也將成為市場長期回暖的助推手。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沒有大起大落,上海家居市場的相對平穩正是回暖的真正表現。這說明,經歷了這場金融危機的沖擊,企業都在調整心態,平衡理性科學的應對各種市場變化,而非以低價促銷去贏得市場的短期回升,損害長期的市場利益。
杜拉維特中國區營銷總經理王曉剛與范林根的想法不謀而合。他認為,當下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仍然是苦練內功,抓好管理,做好“寵辱不驚”,不因市場的變化而亂了自己的陣地,而是扎扎實實的提升自己,這樣才能做好充分的準備來迎接下一輪的經濟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