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談談自己的理解:
如果真的把2019年從業者的情緒分類,其實并不完全是悲觀派,也有樂觀派和相對中立派,悲觀派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并沒有相應的回報,甚至出現了負反饋,難免會陷入迷茫,企業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全線乏力但是成本攀升,傳統營銷策略陸續失靈,面對新的消費群體束手無策,所謂的改革與創新都停留在了口頭上而沒有落到實處,市場的變化似乎對企業極其不友好,而種種壓力焦慮的情緒背后更深層次的含義是,整個家居家裝產業的拐點來臨,但是大部分企業并沒有為此做好準備。
而與此相對應的樂觀派,則認為,非常樂見行業遭遇“寒冬”,因為只有這樣,市場和機會才會真正屬于那些具備實力的企業。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市場都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只有劣幣才會因為市場的風吹草動而變得極度不適應,而寒冬的到來,有機會去改變這種負循環,真正體現企業的實力。
從本質上來看,今天的市場變化所反映出來的焦慮情緒是企業關鍵能力缺失的真實寫照,也許這種不適應才剛剛開始,行業可能會經歷長周期性的調整,大家開始懷疑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但是從來沒有懷疑自己不行,接下來,會是整個產業深刻自我反思和補課的時候。
最近行業里面,有很多不同的聲音,有的在預測明年的發展趨勢,有的在討論自己2019年的經營狀況,還有的在討論2020年,市場會變得更好還是更差,應該給自己去設定什么樣的經營目標?恰逢年底這個時間節點,似乎這些并不是一個特別容易回答的問題。但是,單純討論企業動態意義不大,將所有的動態因素結合在一起立體地看待,才有可能去扭轉現在的發展局勢。
億歐在2019年也走訪了不少家居企業,收到過不少企業創始人的真實反饋,我們在想,與其盲目拍出一個數字目標,不如好好地給自己做一次“體檢”和“修復”,所以我們從粗淺的角度來談談我們的一些總結,分為幾個點:
第一,在經營心態上,大家還是要更加平靜一些。這一點很重要,不要受一點風吹草動就開始顯得惶恐不安和飄忽不定,忘掉那些瘋狂增長的時代,不要懷念過去,重要的是,今天的環境變化確實越來越快,變量越來越多,不確定性越來越強,在新的商業環境下,我們應該如何去糾正自己的打法與動作。
第二,對于瘋狂增長的過去,我們要從內心深處認清楚一點,以前的突飛猛進依托的是行業紅利和市場紅利的“風口助力”,并非團隊自身實力和組織能力有多強,有不少企業錯把行業紅利當成自己的組織能力,企業出現不增長時,就瞬間迷茫,我們都應該去反思一下,我們過去的成績,究竟是什么在發揮作用?
第三,企業的業績下降很可怕嗎?當然不是。企業的業績下降只能反映出企業當前的狀態與時代的節奏不同頻,這是調整步伐的一種提醒。可怕的是,沒有找到業績下降的原因和問題出現在了哪里?或者是企業的業績增長,不知道是怎么增長的,飛來一筆橫財,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并不見得是好事。
第四,專注于自身的品牌定位和經營理念,深扎下去很重要,小步快跑和自我迭代。不少公司因為貪大求全,既做這個,又做那個,好像產品適用于不同人群的需要,四處挖井,最后因為不聚焦而促使了很好的市場地位。不管是2011年就率先布局整裝的生活家裝飾,還是做標準化家裝的愛空間,再或者是別墅領域的尚層裝飾,他們都因為足夠聚焦,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這些都是市場上值得參考的樣板。
第五,重視企業基礎設施能力的建設,不斷修煉內功。家裝行業的幾大基礎設施在企業中發揮的價值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重要。能力的缺失使得企業沒法快速發展,生活家家居董事長白杰結合企業過去9年的探索,將家裝企業發展的基礎設施總結為:信息化系統建設、供應鏈能力建設、產業工人的最小單元、以及組織能力的持續提升。在白杰看來,這是內功的修煉,需要長期持續投入,而且越來布局越好。
從某種角度來看,今天生活家裝飾領先的行業地位,得益于過去9年對于家裝行業基礎設施的把握和長期投入,給了整個行業一定的參考價值和示范意義,而對于基礎設施的忽視,恰恰也是很多沒有家裝公司沒有跑出來的核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