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設計師是一個高大上的職業。單是說到就會覺得很厲害的樣子,但是其實大家對于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并不是非常了解,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走近設計師,來了解他們每天的工作。
走近設計師
工地 進度
顏色 燈光 形狀
健康 環保
空間布局
服務 規劃 設計
風格 舒適 美觀
溝通 實用性
成本 用料
方案
形態 質地
設計感 創新
生活習慣
室內設計師是一種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所處環境和相應標準,運用物理技術手段和建筑設計原理等理論知識,創造功能合理、舒適、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的職業。
他們需要通過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把每一位業主朋友心目中對家的想象和勾畫轉化為現實。
合格的設計師們要具備對“美”的靈敏感知與廣泛且扎實的設計基礎。在生活與設計中要能敏銳地捕捉到每一個充滿設計性的元素,了解各種裝飾風格的歷史背景與藝術表現形式,熟悉各種各種類型和特色的家具、燈具、玻璃、鐵藝、地面墻面飾材等的諸多材料和室內陳設器件與飾物。這就要求設計師必須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與充分的專業知識儲備。
設計師在每天的工作之前,都要先預約安排好每天約談的每位客戶。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從一開始就給每位客戶最好的體驗,也給自己的工作時間做好規劃。
設計師在每一次與客戶“談單”之前也都是做了多手準備的。要先了解業主所要裝修的新房的戶型,根據戶型與面積。先對一個大概的功能區域的劃分有個計劃。
再在之后的交流中逐漸了解客戶的家庭人數,喜愛的風格,生活習慣、預算等等細節性的小問題。根據這些問題,去把客戶腦海中那個家的樣子一點點勾畫出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方案”
每一個設計方案都要經過多次的精打細造。針對每一個布局,每一個物件的位置進行多次探討、溝通與修改。盡量滿足客戶對于“家”的愿望與要求。同時也要兼顧美觀與實用性的結合。在此基礎上,把控好裝修用料,在適當的地方為客戶節省材料的花費也是設計師的本職工作。這也是為什么每個設計師每天都會在與客戶“談單”和修改方案上花費很多時間的原因。每一個設計都不簡單,每一個細節都需要設計師精打細造,再與客戶經過良好的溝通后得到意見的統一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家”的藍圖。
在經過精心的設計之后,具體的工地裝修事項就要開始提上日程了。并不是進入工程階段了設計師就輕松了,相反,設計師對于自己已經進入工程階段的工地也是非常上心的。小編在公司里經常會見不到一些設計師的身影。他們都是在工作不是非常繁忙的時間去了工地上去檢查工程的進度如何、質量和布局是否與自己的設計一致。又或者業主們臨時對于某些細節有改動的想法,設計師也要在實際看過施工情況后跟業主進行溝通在對設計方案進行適當的改動。
在裝修過程中當然也有設計師與業主意見不統一的情況出現。這就需要設計師與業主們多溝通,多交流。一般來說在不影響整體空間規劃和主要功能性布局的情況下設計師都會用自己的專業方式進行設計與改動,來滿足業主們的需求。當然也有部分情況是不能隨意改動的,這就需要設計師們用專業的眼光和知識去解釋為什么不建議使用業主所希望的方式。很多設計結果也說明,我們的業主們對設計師的設計結果和裝修效果非常滿意。很多業主在和設計師的交流中也都漸漸的從單純的客戶與設計師的關系轉變成了朋友。
小編采訪了幾位設計師也都跟小編表示,每天其實就是在客戶—方案—工地三點一線,時刻都要關注客戶的需求與提問,根據客戶要求和自己的設計思路繪畫、改動方案,有時間就去工地看看進度。在這些工作之外的業余時間也要有空多看看大師們的設計作品,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素養,進行創新設計。
這就是設計師。每一位設計師每天都在重復著溝通客戶,調整方案,查看工地的工作。但也正如那句話“設計來源于生活”。他們從生活中汲取設計的靈感,每位設計師都是藝術家,他們享受生活,也用自己的設計在傳達自己對設計藝術的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