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由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會、亞太(國際)家道文化研究院、海南出版社等共同主辦的蕭冰《小空間大自在》新書發布會暨“喜迎國慶·家道文化”研討會在海口市的海島森林酒店舉行。海南眾多作家詩人、藝術家和專家學者對該書進行了品鑒分享,并對“新時代背景下的家道文化”如何傳承與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發布會現場
海口市文聯黨組書記林興民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充分肯定,他認為是助力海口、海南地方文化發展的內容豐富且有意義的一次公益活動。在《小空間大自在》新書發布會的講話中,他從該書中一句“不講道理,先講故事”談起,講到他對文學寫作的看法、理解和感悟,以及從中得到的啟示和用于實踐的妙處,還講到文學藝術創作要學會如何講好故事,才有可能較好達到吸引人和以文化人的效果。他寄語在場的作家和藝術家們,努力創作,多出精品,一起為講好海口、海南的正能量故事作貢獻。
林興民對活動表示肯定
著名作家、海口市作協主席張品成作為受邀嘉賓發言,他從蕭冰的家鄉江西寧都的民俗民居等說起,暢談了人文環境和地理淵源對一個人寫作方方面面的影響,還談到實踐和悟道對寫作者同等重要。海南出版社歷史文化分社社長白多,海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省旅瓊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馬良,海南省作協散文創作委員會主任、省文學院創研室主任王卓森,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吳辰分別進行了評論發言。
張品成受邀發言
白多說通過一本著作往往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著作和作者可互為印照。她認為,關于人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家、家中哪些部分是我們最需要的、舒適的家能給我們帶來什么等問題,《小空間大自在》這本書給出了答案。她說,蕭冰觀察日常生活細致入微,對世界和人生的思考鞭辟入里,開創性地提出于“時空”中去設計“時空”,將家族的衍變迭代、四季的枯榮交替、一天的光陰流轉等時間變化納入有限的“小空間”里,引導人們追求人生無限的“大自在”。
白多受邀發言
馬良對《小空間大自在》一書出版的社會意義、該書梳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展現的特點以及作者深厚的人文學養、致力于飾界文化情懷等方面發表了感言。他認為,作者蕭冰在書中講述了自己多年的從業經歷,從坐而論道的文人到實干證道的企業家再到知行合一的文人企業家,如何把“初心”轉化為“道心”提煉成“匠心”的修煉歷程和種種感悟,以及始終推崇“儒釋道并行”,一直堅持實踐并推行家和文化。他說:“所說三個層面,也是我認識到的蕭冰的三個維度,希望他在每個維度都更上一層樓,從而獲得更大的自在。”
馬良發表感言
王卓森以《時空對坐:鏡與心的互照》為題,對《小空間大自在》一書從知識性、文學性、藝術性、思想性等方面進行了評議,認為該著作是作者多年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積累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它飽含了文人和企業家的智慧,跳脫時間、空間,從道的角度來思考、感悟,以安然的心性,獲得人生俯仰自得、來去無憾的圓滿,“書中攸關著對生命最初的認知,有對命運無常的叩問!”該書還給人一個啟示是:“空間是不會老的,老的是對空間的認知。”
王卓森對新書進行評議
吳辰不僅對《小空間大自在》進行了總體評介,還對書中各個章節進行了評析,他既指出了書中略顯不足之處和需要更深拓展的方面,還點出了書中的奧妙,如空間和道之妙、空間和藝術之魅、空間和時間之說,以及 嘗試性地用文學的手法去觸摸天人和合的脈搏。他說,天地間最大的“藝”莫過于人,有人的存在,“藝”方才有價值。從大文藝的視角去看待蕭冰的事業,他便是用裝飾的藝術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他努力讓人們和那些源自于‘道’的裝飾一起呼吸、成長,在屬于自己的獨特的小空間內體會大的自在,讓人們與自己所生活著的空間一起被時間打磨,變得闊大、廣博。”
吳辰評析《小空間大自在》
《小空間大自在》是蕭冰繼2019年由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的其《家道·飾道》后的又一部力作,也是他關于“飾界之道”系列的第三部著作。該書首倡“傳統文化的偉大復興基礎在于家庭文化的偉大復興”,并以此全面解讀家庭空間的營造之道,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反哺自身,樹立其獨屬東方的“文化自信”。該書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夏振華、馬良分別作序,全書共計十余萬字,圖文并茂,內容以“小空間傳承的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家道文化”為起點,著重于對“家道文化”的闡釋,論證敘述了“文化自信”之于當今中國家裝行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真實而生動地描繪了傳統國學經典于當代設計師們的重要性,在國學與現代裝飾出版讀物中獨樹一幟。
蕭冰,江西人,別號小月二水,自稱是“裝飾界的酸文人,文化界的裝修工”。現為亞太(國際)家道文化研究院院長、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會會長、海口市作協理事,大型公益文化活動“瓊州文化大講堂”發起人,亞太(國際)家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海南省飾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海南省贛州商會創會會長,海南省周易協會副會長,廣東華潯品味裝飾集團海南區域總經理。除了創業,他一直酷愛傳統文化和閱讀寫作,定居海口,一直筆耕不輟。
蕭冰在發布會現場表示,他還在不停地思考中,還有很多的關于人生與生命方面的痛苦,他還將創作一本這方面的著作,以讓自己和更多的人能真正走出自我精神受限的困境,從而獲得真正的大自在。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會理事長、海南大學教授林長武捐贈了一幅自己創作的書法作品表示祝賀,現場展示了捐贈《小空間大自在》《我愛我家散文詩歌集》等圖書而獲得的海南省圖書館、海口市圖書館和海南工商職業學院等高校圖書館的收藏證書。
作者蕭冰
林長武贈送書法“樂得自在”
各圖書館贈書榮譽證書
活動在海南省江蘇商會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丁恩師的一曲笛子獨奏中拉開帷幕。中場休息后,由海南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鋼琴家蔡建東伴奏,青年歌手朱艷、楊炤宏共同演唱了《我愛你,中國》,在悠揚的曲調,優美的歌聲中,演唱者與全場人員一起表達了對祖國母親的深深祝福。隨后進行的“家道文化”專題研討,眾多知名作家和專家學者參與了分享交流。
丁恩師笛子獨奏
蔡建東鋼琴伴奏
楊炤宏、朱艷演唱《我愛你,中國》
《椰城》雜志社主編、小說家韓芍夷在題為《家道文化的核心在于“和》的專題發言中,探討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身的四種關系。她表示,中國的傳統文化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的來處,取其精華,繼承它,讓我們的去處有了明確的指向,“作為今人,如何把中國優秀的家道文化傳承下來,發揚光大,就是我們今天研討的意義所在。”
韓芍夷專題發言《家道文化的核心在于“和”》
海口市作協顧問葉海聲在題為《我看家道文化》的專題發言中,以現實中魯迅文學院一位努力上進取得成就的同學和文學名著中一個典型人物西門慶的早逝這正反兩個例子,道出維持家道家風,維護一個家庭尤其是大家庭,是需要相對充足的空間,有了這樣的空間,才能將維系親情的時間盡可能延伸,從而達到家庭和諧幸福之境,相反在不良的方面開拓出更多的空間,只會損耗和縮短作為生命的時間,“這也是我眼中的道,甚至是家道。”
葉海聲專題發言《我看家道文化》
著名詩人、海口市作協副主席樂冰則通過自己兒時經歷的三個與父親相關的家庭故事,闡明良好的品德主要來自家教,來自父母以身作則,來自文化傳承,他說:“播下一顆善良利他的種子。子孫后代不斷地施肥灌溉,等到種子長成一棵蒼天大樹,就變成護衛整個家族的最強大的保護傘。”
樂冰專題發言《家道故事三則》
近年來致力于國學系列講座和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姜榮也在自由發言中談論了如何將“家道文化”更好地傳播給大眾,讓更多人從中獲得有益的營養。
姜榮發表感想
活動由海南省作協副秘書長、海口市作協常務副主席彭桐主持。海南省漢服文化協會會長李榮、海南省室內設計協會會長邢靈敏、海南省電機工程學會秘書長李小勤、海南省江西商會秘書長楊國春、海口市新媒體協會秘書長劉韜穎、書香傳媒總裁鐘國駿、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胡盛強和陳雙、彭曉云、王寶玲、李學山、吳國輝、劉青山、王云、思凡、椰藍、邱瑜、諶墨、謝輝、周榮、馬彥、趙欣卉、彭劍波、符雄助、奚進、周青、黃彥、鄺道華、林國龍、全立英、馬雅麗、陳稹治、邱偉雄等作家詩人、藝術家、企業家、國學和飾界愛好者到場參加,并與新書作者在活動期間以對話等形式進行了相關話題的探討和交流。
嘉賓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