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由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會、海口市作家協會、亞太(國際)家道文化研究院等聯合主辦,廣東華潯品味裝飾集團承辦的首屆華潯杯“我愛我家”全國有獎征文大賽已圓滿落幕。該活動得到諸如新華社、人民網、中新網、海南日報等主流媒體的廣泛報道,在全國引發熱烈關注,已成為海南文化界一大盛事。這場賽事的具體情況如何?舉辦活動的初衷是什么?小編采訪到了活動主辦單位之一,海口市作協主席張品成。
小編
本次賽事各環節是什么,是怎么安排的?
張品成:活動自2021年元旦在海口啟動,3月16日在南寧再次舉辦了賽事的新聞發布會。征稿時間截止為4月30日24時,所有進入初選的作品自3月1日開始在“家和行天下”公眾號上進行展示,6月8日結束展示,歷時100天,也是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建立100周年!作品展示日期截止后,大賽評審團分別對所有進入初選的征稿進行理性、務實的評選,于6月27日舉行了評審團碰頭會,并定下最終名次。當然,所有評選工作,包括初選、中評、終審都是采取不記名方式,以示公正、公平。7月11日,我們邀請獲獎者在海口市民游客中心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
小編
作為主辦單位之一,海口市作協在這次賽事中做了哪些工作?
張品成:從組織結構上看我們的分工是較合理的。本次活動也得到了指導單位海口市文聯的全程指導,在公函文件、宣發材料等活動進展環節持續性的關注和幫助。海口市作協在這場活動中傾注了較大心力,我們發動了所有在籍作協成員,同時號召兄弟作協,如南寧市作家協會等單位一起推動賽事的發展;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會和亞太(國際)家道文化研究院秘書處成員著眼細節,組織投稿作品遴選、糊名及其他相關工作。并得到承辦單位廣東華潯品味裝飾集團的大力支持,讓活動得以從容展開。總的來說,這次活動的圓滿成功,離不開各方支持,我代表主辦單位對海口市文聯及承辦單位廣東華潯品味裝飾集團,以及為本次賽事全程跟蹤報道的媒體朋友們表示真摯的感謝!你們辛苦啦!
小編
本次征文的特點和亮點是什么?
張品成:本次征文的數量和質量都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們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散文、詩歌投稿2855篇。從賽事情況看來,國人很看重“家”在自己心中的分量,而且投稿題材廣泛,基本都是以家為背景,講述家庭故事,跑題的較少,作為評審團的一員,進入終審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仔細閱讀過,有些雖不是專業作家寫的,但能寫出這樣有感情有分量的東西很讓人感動。通過整合的數據來看,本次活動海南、山東、安徽、河南、廣東等省投稿量較大。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賽事投稿作者年齡層次較廣,從10歲的小朋友到81歲的老人都有投稿,其中母親寫子女的較多。征文來稿感情真摯,筆觸務實,有些甚至實現了幾代人的心靈溝通,非常打動人。通過一個個小家的故事,感受黨領導下的人民是什么樣的生活狀態,對黨、企業、作者本身都是很有意義的活動,希望以后能夠多舉辦這樣的賽事,助力自由貿易港文化事業的發展。
小編
在賽事執行過程中您有什么是堅守不變的?您怎么把握評審分寸?
張品成:堅守不變的肯定是評審原則,我們評審團有幾個硬核的標準,一、突出“家”的元素,或以“家”為文化載體去講述故事,從這點上看每一篇來稿都是緊扣主題;二、文章的藝術性和可讀性;三、文章的獨特性,如講述繼父繼母,或者父母雙亡后兄弟姊妹如何相互支撐,互相鼓勵生活下去等等這類文章。賽事開始后我們作協專門開過會,我講得很明白:這是一個全國性的文學賽事,大家一定要用心去寫,憑實力拿獎,不能因為我們是主辦單位就要有所照顧。既然作協和其他組織單位一起搞了一個比賽,而且承辦單位廣東華潯品味裝飾集團在全國也比較聞名,我們就要對企業和自己負責,不能違背評選標準,不能有絲毫“后門”可開。這一點上我們是很注重的,也是一直強調了又強調,從最終獲獎名單和后期反響來看,所有參與到這場賽事中的工作人員都是很公平、公正的。
小編
您是如何看待投稿年齡段以60/70后為主?
張品成:首先,整個賽事涉及到各個層面的,任何職業任何年齡任何性別,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也正因為征文主題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所以從剛剛開蒙提筆的小孩到耄耋老人,都是可以用筆來講述自己的家庭故事。而60、70后年齡段的作者,基本邁入退休、退崗的階段,空余時間較多,不在一個很急的生活節奏里,再加上人生經歷和閱歷比較豐富,關于“家”的感觸也比較深,所以他們有時間來體驗、品味、反思和懷念整個與家庭相關聯的人生。
小編
對于當下的讀者或潛在的讀者群,目前籌備的征文選集對他們來說有什么意義?
張品成:“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情懷始終是中華民族激昂的主旋律。在建黨100周年的特殊年份,舉辦這場文學賽事本身就很有意義,能夠集結出版不僅尊重優秀作者的筆力勞作,還能更好地弘揚和傳播以“家”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
出版之后我們將給合作單位、圖書館進行捐贈,并以書中內容為藍本,組織詩歌、朗誦音樂會,全方位地傳播以“家”為代表的文化。
出版發行相關問題,承辦單位廣東華潯品味裝飾集團董事長夏振華已經在7月11日的媒體對話會做了肯定答復,至于具體出版多少本,以什么樣的形式發行,這些還要看后期承辦單位的具體安排,敬請期待。
編者小結
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舉辦如此大規模的全國性的文化盛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文化事業的發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小編也希望通過這個賽事在全國各地掀起一股“愛家”熱潮,以“家”文化影響一個社區、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甚至一個世界的穩定。